多地彭氏后裔齊聚廣州番禺鐘村祭拜嘉猷祖公
2019年4月13日(清明過后第一個周六),各地彭氏嘉猷公后裔,包括廣州嘉和、廣州西村、廣州海珠區石溪村、南海大瀝、南海官窯、四會、新興、羅定蓮灘、云浮郁南、桂平江口、廣西北流等地彭氏后裔,紛紛從各地趕來廣州番禺鐘村,參加祭拜共同的彭氏先祖嘉猷公的活動。嘉獻公葬于番禺鐘村彭家山,今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的墻圍旁邊,已于甲子年(1984年)被核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到政府的保護,也是彭家人的福氣。
在廣州彭氏宗親會彭堯漳會長的倡議下,從今年開始,以后每年清明節過后的第一個周六,定為祭拜嘉猷公的日子,同時也得到了各地嘉猷公后裔的熱烈響應,一致通過這個決議。當天,同時祭拜了鐘村彭氏六世祖啟正公。
大瀝表一世祖靖公、二世祖簡公、三世祖云程公葬于廣州嘉和的茶頭山,每年的九月十九日為各地后裔約定的祭拜日。
嘉猷公(號尚德) 潛隱不仕,遨游廣州郡,中能解衣推食濟人之急,故一時名士亦樂與遨游。遂卜居南海大瀝表東岸圍,南有九灣之水,北有五馬之峰,人物蕭踈,大地荒蕪。乃置立田產,規模曰盛,景趣日光,無意北歸。因而家焉厥后,子孫益繁。宋政和二年壬辰娶大市街胡氏女為室。
嘉猷公以賣鹽為業,生意興隆,便選擇大瀝表東岓圍周圍一塊風水寶地建房并求田定居,嘉猷公便是大瀝表彭氏開基始祖。
嘉猷公生于宋哲宋紹圣元年甲戍七月十二日午時(公元1094年),終于紹興二十八年戊寅四月初九日(公元1158年),享壽六十五歲。
據各地彭氏舊族譜記載及口述相傳,反映出來的情況表明,沿著西江逆流而上,直至發源地,各地都有彭氏嘉獻公后人的遷居,在中華民族近千年的朝代變遷中,彭氏先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以船運、貿易為謀生手段,通過西江為主航線謀生,足跡遍布兩廣,有的更遠遷到海外。
世系關系如下:
108世構云公→109中理公→110世倜公→111世輔公→112世玕公→113世彥昭公→114世師俊公→115世靖公→116世簡公→117世云程公→118世嘉猷公→119世成德公→120世啟正公→
當天,同時祭拜了鐘村彭氏六世祖啟正公。
祭祖的作用和意義是什么呢?
提倡祭祖,能夠產生凈化人心、移風易俗、振興道德、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對于整個社會與民族的安定團結,具有深遠的正面作用。祭祖的第一個意義是報本反始、緬懷祖宗恩德,激發后代孝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源頭,也是維系中華民族千萬年道統承傳的核心價值觀。老祖宗、古圣先賢教導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祖先。祭祖正是孝道的體現,是教導下一代如何行孝的教育方法。所以提倡祭祖就是提倡孝道,也就是提倡百善的根本。祭祖的第二個意義是提醒我們要承傳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與智慧寶藏,將它運用在當代,促進世界和平,造福當代人民,惠及后世子孫。所以“承先啟后,繼往開來”就是報答祖宗恩德的最好方法。
彭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