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類型

                              當前位置 : > 青年交換

                              南洋之緣
                              • 2019年世彭青年交換計劃活動感悟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2018級播音主持藝術彭瑋琳


                                微信圖片_20190917193209.jpg

                                  時光匆匆,歲月荏苒。在不知不覺中此次的交流活動就這樣拉下了帷幕。

                                  很幸運這一次有機會可以參加世彭青年交換活動,也感謝各位海外宗親們給我們提供了機會,供我們參觀學習。這一次的活動總共為期28天,一開始聽說的時候其實內心很抗拒,有一種既好奇又緊張的感覺,好奇是因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國外和我們國內究竟有些什么不同。緊張是因為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真的太久了,我從來沒有獨自離開家里這么久,更何況還是去國外。但這趟旅程還是在我的忐忑不安中,開始了


                                  出發前一天,我們四位小伙伴在酒店集合,匆忙的互相認識了一下,就出發前往機場了。第一站我們的目的地是檳城,一下飛機,我們拿完行李就看到了春松會長一行人站在出口,歡迎我們的到來。


                                接著我們去了世彭宗親會所,簡單的了解了檳城的文化以及接下來一周我們要去參觀游玩的地方。經過一周的時間相處下來之后,漸漸的,我喜歡上了這里,喜歡他們的熱情好客,喜歡他們的樂觀幽默。無論是大人小孩,或是年長的老人,他們身上總是透著一種愉快的心情,讓人覺得他們活力無限。


                                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我們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看到了島中的千姿百態。在這里,匯集了馬來西亞人,華人,印度人。就是因為人口的多樣,所以讓當地人懂得很多種語言。在一些大公司里,他們都需要全英文的交流。而在生活中,往往一句話中都會參雜好幾種的語言,這也彰顯了語言交流對于我們來說有多重要。這里的生活節奏很慢,它沒有我們國內的競爭力這么大,每個人都輕松愉快的生活著。在夜晚,他們會在咖啡廳里喝著咖啡,吃著蛋糕,暢聊自己的未來。這不,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緊接著我們去了柔佛,見到了頌文叔、淑燕阿姨、得甥叔以及翠虹阿姨等等的各位柔佛宗親們。在這里我們四個都給頌文叔安排到了不同的家庭里去住,獨自一人住一個家庭,總覺得有些孤單,害怕不知道怎么去和叔叔阿姨們交流,害怕生活習慣的不同給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戰戰兢兢中,頌文叔告訴我,我在柔佛的這一周將會住在永豐叔叔家。永豐叔叔家里有一個女傭姐姐,她是印尼人,完全不會說華語。我想這下糟了,我的英文也不太好,這可如何交流在接下來幾天中,我每天一早就出門和其他三位小伙伴集合,開始一天的活動。我們去看了咖啡園,了解了從咖啡豆變成咖啡需要經歷的一系列過程,參觀了木瓜園、油棕樹工廠、燕屋等地方。讓我們深刻的了解到了柔佛的精彩。

                                一周時間過得很快,告別了馬來西亞,我們經過兩個半鐘的郵輪,安全抵達了印尼。


                                我們先去了丹絨檳榔,認識了很多和藹可親的叔公,叔公帶我們去了海邊,去見了他們的朋友,還帶我們去了一家婚紗店。


                                婚紗店的老板娘教我們化妝,幫我們整理了發型,告訴我們梳妝打扮的技巧,把我們三個女生都打扮的美美的。


                                我們還認識了佳俊哥哥,他帶我們去做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活動。比如去KTV唱歌呀,去看電影呀,跟我們一起聊天,一起玩耍,我們都特別喜歡他,三四天的相處時間也足夠讓我們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后來又去了巴淡島,我們四個住在銀英姑姑家,

                                所以也因此機會認識了銀英姑姑家的孩子們。在巴淡島的這幾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銀英姑姑和他的孩子帶著我們去玩,


                                我們幾個人的年齡相差不太大,所以也會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可以聊。


                                在這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托缽南洋印尼盂蘭節祭典。托缽呢,就是指會有三個和尚拿著盆繞著街道走一圈,當地的居民們會給他們送大米、鹽、面條、白砂糖這些東西,志愿者會幫助他們一起收,等結束之后,和尚們會把有需要用的東西留下,其他的就捐出去,這也算一個公益活動吧。而南洋印尼盂蘭節祭典,就是當地為了慶祝中元節去舉辦的一個活動,活動從傍晚開始,直至晚上的十一二點結束。在祭典那天,我們吃過午飯就去幫忙了,學習了如何將水果搭成金字塔狀,該怎么去擺放貢品,知道了當地在每年的中元節都會舉辦這樣的活動。


                                這些印尼特有的活動中,我們了解到了很多關于印尼當地的風俗習慣,更加快速的融入到這個新環境。


                                離開印尼后,我們又回到了馬來西亞的柔佛,這一次認識了阿達叔叔一大家子,他們家有三個可愛的女孩和一個愛吃零食的小男孩,這次剛好碰上了他們的假期,所以這一周他們可以盡情的陪我們玩耍。他們帶我們去吃了蒸汽火鍋,看了最新出的電影。

                                每晚回到家洗漱完之后,我們其樂融融的坐在客廳一起聊天,小女兒還跟我們一起分享了他的面膜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最后幾天里,我們去逛了土產店、購物廣場、紅樹林和馬六甲。在馬六甲的土產店里,我們一人買了一大箱零食,恨不得把店都搬回家了,迫不及待想把這里與眾不同的風味都帶回家讓家里人也嘗一嘗,讓他們也感受一下東南亞的特色。

                                終于,還是到了分別的這天。我們一起吃了這次旅程的最后一頓飯,到了機場慌慌張張的開始稱自己的行李有沒有超重,叔叔阿姨們還一直給我們塞各種手信,讓我們帶回去留作紀念。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我們與各位海外宗親相隔千里,因為彭氏而聚集,經過一個月時間去相處,彼此之間也有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紙短情長,這次的南洋之行讓我收獲了很多,收獲了朋友,收獲了知識,開闊了自己的眼界,這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草草道完的。這一個月的經歷讓我們受益匪淺,很感謝世彭組織了這個活動,也感謝各位海外宗親們的全力配合,給我們提供了機會,帶我們深度了解了當地的特色。


                                這個月我們品嘗了各種美食,觀賞了各種風景,也接觸了各國人民,深刻的讓我了解到這里的風俗人情,文化特點。


                                以在這里我要再次感謝各位海外宗親對我們的悉心照顧和陪伴,讓我們感受了南洋的美好


                                彭氏代代相傳的精神與傳統,我們要一起延續下去,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而不斷興旺,不斷進步,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青春結伴,我們已有過,感恩,滿足,沒有遺憾。期待下次再見!


                              Copyright © 2011-2012 世彭總會 聯系QQ:2498028108 聯系人:永劍 E-mail:pyj@worldpeng.cn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總會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總會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總會
                              在線客服一:世彭總會   在線客服二:世彭總會   在線客服三:世彭總會
                              日本不卡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