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人簡介:彭麗娜,祖籍江蘇泰州,上海大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擁有20余年股權投資、項目運作管理經驗,致力于將西方優秀藝術家及作品帶入國內,同時引介優秀的東方藝術家到國際市場,借助藝術品交流搭建東西方文化互通的橋梁。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上海按下了暫停鍵,為了配合政府管控,4到5月,大家都居家隔離,部分小區隔離了近3個月,這對所有人的工作、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我們小區3月底就開始陸陸續續隔離,4月1號正式居家隔離,我第一批就報名參加了小區志愿者。由于我們是別墅區,挨家挨戶敲門做核酸成了我的日常工作。過去總認為自己嗓門大,這一次總算派上了用場,不需用喇叭,每天一大早,小區里就響起了我的敲門聲:“xxx號,請你們起床啦,做核酸啦!”只有在疫情下,才能這樣,否則就是擾民了。居家隔離給小區工作人員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我們小區物業加保安有幾十人,他們不僅工作辛苦,晚上還不能回家,吃住都在小區,由于物質缺乏,生活也很艱苦。為了讓他們吃的好一點,我就把家里儲備的肉和菜都拿出來,給他們做了我的拿手菜——秘制紅燒肉,滿滿一大鍋,看到他們吃的開心的樣子,我也感到很幸福。
我有一個鄰居,她是上海歐卓雅集團的負責人,這家企業是做有機農業的,是市里第一批保供單位。由于員工都被隔離在家,無法到崗,很缺人手,她看到我在做志愿者后,希望我去幫忙。在跟物業溝通后,我跟她來到了他們園區的工作現場,看到滿地堆放的物資,各種各樣的蔬菜和食品,我驚呆了,這可是當下最寶貴的東西!由于人手不夠,一部分蔬菜已經開始變質,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挑揀出新鮮的蔬菜,于是我很快投入工作,分類、包裝、打包,一刻也沒有停下,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由于長時間的彎腰負重工作,當我想站起來時,怎么也直不起腰,只能慢慢的,多試幾次,才緩緩站起來。由于常常在烈日下工作,我的皮膚也曬成了小麥色,從早到晚,有時要工作到凌晨三點多鐘,缺覺是常態。為了管控的需要,我不能回家,只能吃住在園區。由于人手少,訂單又多,每個禮包里有十幾個品種,我們摸索出一套流水作業的方法,效率大大提高。雖然很辛苦,我卻有不小的成就感,覺得現在可以去做一名合格的流水線工人啦(哈哈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生活物質被送了出去,我親眼目睹和經歷了對大學、醫院、寺廟、殘障人士、孤獨老人等一系列的“捐贈守滬行動”,印象最深的是我親自參與了對市內八家寺院的捐贈活動,其中有幾家寺院屬于管控區,還有一家寺院有陽性感染者,很多道路都被管控,進出很不方便,我們克服各種困難,并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最終都完成了任務,有時送到深更半夜才回去。
一個多月的志愿者經歷讓我感到,在災難降臨時,我們需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付出行動,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力所能及的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也是我們彭氏祖訓和家風中提到的。這次疫情,我們上海彭家大院很多宗親都參與了保供和志愿者的服務,他們的事跡都很感人,作為一個志愿者,一名上海人,我有幸參與了這次抗疫行動,有這樣的經歷,將來發生任何突發情況,我都不再驚慌,并知道應該做什么。
封控期間,最時尚的服飾是大白,最美的人是逆行者,最可愛的人是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最崇高的職業是志愿者。經過全體上海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我們已經取得抗疫的階段性勝利,每一位為抗疫付出和配合的上海人都是英雄,都是值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