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正青春——
記山東臨沭縣司法局鄭山司法所所長彭志珍
“法治宣傳走在前,人民調解沖在前,社矯安幫做在前”,是彭志珍的工作信條。
今年34歲的彭志珍是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司法局鄭山司法所所長。自2012年大學畢業后,她就扎根在司法行政系統一線,以法治力量為群眾排憂解難紓困,在推動基層法治建設、社會和諧穩定中貢獻著青春力量。近年來,彭志珍先后榮獲“臨沭縣巾幗建功標兵”“平安臨沭建設先進個人”“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等稱號。
“司法所工作包羅萬象、錯綜復雜,需要實干的精神、極強的責任感和用心用情的服務,為此我本著‘人民至上、服務為先’的原則,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迸碇菊涓嬖V《法治日報》記者。
初到司法所工作時,看著91名社區矯正對象的名單,底子不清、情況不明,再加上沒有任何社區矯正工作經驗,彭志珍很是茫然。
“法治給了我底氣!迸碇菊洳⑽赐丝s,學習經驗、走訪談話、建立臺賬,漸漸地,她摸索出一套工作方法:以法治力量震懾內心、以“因人施矯”重塑心智,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犯罪性質、刑罰種類、個人特點和性格特征等,在社區矯正對象第一次報到時,就詳細了解掌握其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教育措施!巴ㄟ^我們的工作,能夠讓社區矯正對象誠心悔過、心生感恩、期待未來,那才是我們的高光時刻!迸碇菊漕H感自豪。
今年7月,陳某行到鄭山司法所求助,彭志珍接待了他。原來,陳某行的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因公導致六級傷殘。2020年8月,陳某行父親去世,根據相關政策,陳某行可以領取一筆傷殘補助金,領取時需要陳某行的母親及陳某行兄弟姐妹四人共同簽字。然而,這筆傷殘補助金引發了陳某行兄弟姐妹之間的紛爭,陳某行的姐姐陳某英拒不簽字,導致這筆錢兩年了還未領取。了解情況后,彭志珍立即組織人民調解員商討調解方法,爭取早日讓這個大家庭打破隔閡。因為涉及人員較多、時間較長,彭志珍和調解員摸清事實后,準備逐個擊破。在與陳某英聯系時,了解到其摔傷腿在家里休養,便多次前往陳某英家中了解其想法,尋找化解隔閡的突破口。經過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終于化解了一家人的矛盾,傷殘補助金得以順利領取。
聊起這件事,彭志珍的眼睛里充滿了笑意。彭志珍說,作為一名基層法治工作者,能用法治為民排憂解難,是她感覺最幸福的事。
為強化基層專業調解力量建設,彭志珍以落實退役士兵公益性崗位為契機,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支持下,建立了“老兵品牌調解室”,從街道退役士兵專項公益性崗位中聘選3名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老兵成為街道專職人民調解員,充分發揮退伍老兵基層生活經驗豐富、熟悉當地村情民俗、公道正派的優勢,并為“老兵品牌調解室”配備1名法律顧問提供法律專業知識解答。自2020年“老兵品牌調解室”成立以來,已化解矛盾糾紛810余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80余萬元。
在鄭山司法所的推動下,新埠社區憲法主題廣場、中高埠民法典廣場、龍潭水庫法治廣場、新村法治廣場……一批法治宣傳陣地建設起來,優美的廣場環境、貼近生活的法律知識講解,讓群眾在茶余飯后也能輕松學到法律知識。不僅如此,鄭山司法所還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法治趕大集等活動,組織“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訓,通過形式多樣、有聲有色的法治宣傳,提升了群眾的法治意識。
“作為一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我將以更加昂揚的奮斗姿態和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奮進新征程,力爭把法治的種子播種到這片熱土上,讓法治信仰根植于人民心中,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法治為民服務的具體實踐中!迸碇菊湔f。